热门搜索: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2011世界杯 亚运会 黄海军演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企业商机 >> 内容

以案说险丨拒绝做诈骗“工具人”

时间:2025年9月15日

案例简介

学生小宇在游戏社群看到出租电话卡接打指定电话,日结100的兼职,随即联系对方。对方让小宇寄出自家电话卡,还要求他按 话术模板给陌生号码回电(内容为诱导点击理财诈骗链接)。​3天后,小宇收到300元报酬,但也很快接到派出所通知:他的电话卡被用于诈骗,一名老人被骗8万元。最终,小宇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被行政处罚,电话卡注销且3年不能办新卡,300元报酬需退还,还得配合警方调查。

案例分析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内容,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,为其提供帮助的,将受到相应的处罚。案例中小宇贪图便利赚取报酬,租借电话卡,回电陌生号码系列行为为诈骗提供通讯帮助,可能构成帮信罪

案例中小宇最后虽未达刑事标准,收到行政惩戒:涉诈电话卡使用者3年不能办新卡,原卡注销,还可能被纳入涉诈名单,影响银行卡开户、网上支付或后续就业情况,使自己生活处处遇阻碍

风险提示

1.保护个人信息,绝不出租出借

 个人的电话卡、银行卡、身份证、支付二维码等,都属于重要的个人信息和金融工具,务必妥善保管。绝对不可因为任何理由(兼职、赚佣金、帮朋友忙等)出售、出租、出借给他人使用。

2.抵制诱惑,远离“高薪”陷阱

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对于网络上、校园里出现的轻松赚钱高额回报收购、租用银行卡、电话卡的信息,要保持高度警惕,坚决抵制诱惑。不轻信,不参与。

3.及时举报,切断犯罪链条

如果发现此类收购、租借卡片的广告或可疑行为,应立即向公安机关工信部门等相关部门举报,为打击犯罪贡献力量,避免他人上当。

4.法律意识常驻心间

要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,清楚认识到出售、出租、出借两卡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,知法守法,守住法律底线。

 

大家人寿四川分公司呼吁广大青少年:切勿因一时贪念,沦为诈骗分子工具人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坚决对出租、出借两卡的行为说!保护自己,远离犯罪,共同筑牢反诈的青春防线。

作者:不详 来源:网络
  • 上一篇:快乐男声有没有抽奖活动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
    发表我的评论
    • 大名:
    • 内容:
  • 关于我们 | 服务条款 | 法律声明 | 文章发布 | 在线留言 | 法律支援 | 人员认证 | 投诉建议 | 合作联盟 | 版权所有 | 本站wap手机访问
  • 有害短信息举报 | 阳光·绿色网络工程 |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|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|

  • 版 权 所 有 ,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商务合作QQ:314127396